Linux文件结构

文件组织结构:目录树状结构,FHS(Filesystem Hierarchy Stardard)标准

img

在Linux系统中,常见的文件夹及其全称如下:

/bin - Binary(可执行文件):包含系统启动和日常操作所需的基础命令程序。
/boot - Boot(启动文件):包含启动加载程序文件和系统启动所需的内核文件。
/dev - Devices(设备文件):存放设备文件,用于与硬件设备交互。
/etc - Etcetera(配置文件):存放系统的配置文件和管理脚本。
/home - Home(用户目录):包含所有用户的个人文件夹。
/lib - Library(库文件):存放共享库文件,支持程序运行。
/lost+found - Lost and Found(丢失和找到的文件):用于存放通过文件系统修复过程中恢复的文件。
/media - Media(可移动存储设备):挂载可移动存储设备的默认位置,如CD、USB等。
/mnt - Mount(挂载点):用于临时挂载文件系统。
/opt - Optional(可选程序包):包含额外的应用程序包,一般是第三方软件的安装目录。
/proc - Process(进程文件):包含内核和系统进程的信息,通常是虚拟文件系统。
/root - Root(根用户的家目录):根用户(超级用户)的个人文件夹。
/run - Run(运行时数据):存放系统运行时的状态信息,如系统进程的PID文件等。
/sbin - System Binary(系统二进制文件):包含系统管理和维护所需的二进制文件,通常只有管理员可以访问。
/srv - Service(服务数据):存放由系统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数据。
/sys - System(系统信息):包含内核和设备的信息,通常是虚拟文件系统。
/tmp - Temporary(临时文件):用于存放临时文件,系统重启后通常会清空此目录。
/usr - User(用户相关文件):包含用户程序和共享数据,通常是系统安装时包含的大多数应用程序和库文件。
/var - Variable(可变数据):存放系统运行时变化的文件,如日志文件、缓存、邮件等。

Q、文件的基本操作有哪些?

新建、复制、删除、移动文件与重命名、查看文件、查看文件类型、搜索文件。

新建:

​ touch filename 创建文件,如果文件存在那么就会更新时间戳

​ mkdir direction_name、mkdir -p dir_p/dir_s(if dir_p do not exist) 文件夹和文件不可同名(everything is a file)文件夹本质也是文件

复制:cp file target_dir、cp dir target_dir -r

删除:rm file、rm dir -r、rm file -f(题外话 chmod 444 file 给文件施加写保护

移动文件与重命名:mv file target_dir、mv file_old file_new

查看文件:cat file、cat -n flie 标上行数、nl -b a filename(=cat -n)、more filenane 功能强大、head/tail filename (-f 实时读取)

查看文件类型:file filename Linux中文件类型不根据文件后缀判断,根据文件内容判断

搜索文件:

​ whereis filename

​ find target_dir file、file [path] [option] [action]、find target_dir -name filename、file target_dir -mtime 0(列出目标文件夹中24小时内修改过的文件)

​ locate target_dir file:apt-get update、apt-get install locate、updatedb、locate target_dir file locate命令通过mlocate.db数据库来检索信息,需要手动安装,更新

​ which filename 通常用来确定是否成功安装某程序,只从PATH指定路径下搜索命令并返回第一个搜索到的结果


参考链接:蓝桥云课-Linux


tips:nohup xeyes & :eyes: